正邦進賢樓房豬場:樓房養殖探索先鋒隊,將數字化養殖落實到生產的每個角落!
發布時間:2022-02-09 17:39:31 | 查看: 1388次
“地形開闊整齊,地勢較高,干燥、背風、向陽......”提起傳統平養式豬場建設要求,大部分養豬人第一反應便是如此,但在土地用地緊張和環保制度嚴格的雙重壓力下,想要進一步建設大規模的豬場,難度與日俱增。在如此情況下,另一種豬場形式應運而生,那就是樓房豬場。
樓房豬場相較于平養式豬場來說,在緩解用地矛盾、提升管理效率等多方面都有不俗的表現,正邦進賢泉嶺豬場就是正邦生豬養殖模式轉型的具體表現,智慧養殖、數字化管理、超低成本、高效高產等已成為正邦養殖的新特征。
正邦樓房豬場可實現全數字化養殖,自動轉豬系統、自動環控設備、精準飼喂系統、環保無人值守、死豬自動無害化處理、巡檢機器人、自動排污等等,數字化智慧管理滲入到了豬場每一個生產細節。依托全數字化養殖優勢,進賢泉嶺豬場存欄豬只達到14400頭,年出欄30萬頭以上仔豬,人均飼養頭數近300頭/人,在提升效率的同時大大降低了人工生產成本。除了提高人工效率外,在飼料節省方面也是進賢泉嶺豬場自動化技術覆蓋的重點,所有欄舍使用精準飼喂器,進行定點、定時、定量、定頭飼喂,真正做到點對點飼養,確保每頭母豬精準飼養管控。
正邦樓房豬場占地面積小,極大節省了土地成本。用地矛盾在南方地區尤為突出,如何提高南方地區養殖土地利用率一直是眾多養殖企業頭疼的問題,而樓房豬場的出現讓養殖用地問題迎刃而解。建設14400頭母豬存欄的平養式豬場,標準的豬只占地面積為28㎡/頭,所需土地面積為600畝,如果改為建設同等規模的樓房豬場,豬只占地面積僅為4㎡/頭,所需土地面積僅為86畝,節省土地面積85%。
樓房豬場在改變了豬場結構的同時,豬場的生物安全防控模式也悄悄地發生了改變,由零散、繁雜的防控流程轉化為集中化防控,極大提高防控質量。平養式豬場因占地面積大,出入口數量多,防控繁瑣,所需防控人員數量多,防控壓力巨大,樓房養殖憑借集中化、智能化、數字化養殖的優勢,可做到一個入口進出,嚴格把控該入口的進出,確保生物安全。
進賢泉嶺豬場是正邦第一個自建樓房豬場項目,目前,正邦同類型的全數字化、規?;瘶欠控i場有將近100個。正邦進賢泉嶺豬場負責人說:我們將嚴格圍繞公司“1431管理模式”對進賢泉嶺豬場進行打造,真正做到未來樓房養殖看正邦,正邦樓房養殖看進賢泉嶺!